眼刺激试验是评估化学物质、医疗器械或化妆品等产品对眼部潜在刺激性或腐蚀性的重要毒理学测试方法。自20世纪40年代Draize试验提出以来,该测试已成为化学品安全评估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动物伦理要求的提高和替代技术的发展,眼刺激试验逐步从传统的动物实验向体外模型和计算机预测过渡。本文将从检测范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仪器等方面,系统阐述眼刺激试验的技术框架与应用价值。
眼刺激试验主要适用于以下领域: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TG 405指南,需测试物质在单次暴露后72小时至21天内的急性眼损伤效应。
试验核心观察指标包括以下维度:
采用标准化评分系统(如0-4分制),综合计算最大平均分值(MAS)和刺激指数(Irritation Index)。
传统Draize试验选择新西兰白兔为模型,按ISO 10993-10标准进行:
2021年OECD采纳的TG 492(Short Time Exposure)可在5分钟内完成细胞毒性筛查。
最新设备如角膜地形图仪可通过3D成像技术捕捉0.1mm级微观结构变化。
眼刺激试验是化学品安全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演进体现了毒理学从动物实验向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的转型。传统体内试验仍为部分监管要求的金标准,而体外模型在筛查分级和机制研究方面展现显著优势。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构建更精准的人类器官芯片模型、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通量预测系统,以及建立统一的分级标准体系。通过多学科技术的融合,眼刺激风险评估将实现更率与更低伦理成本的科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