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REACH(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是欧盟针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核心法规,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同时促进绿色化学品的创新。随着化贸易的深化,REACH检测已成为企业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强制性门槛。本文将从检测范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仪器等方面,系统解析REACH检测的关键内容,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参考与合规指导。

REACH检测的法规背景
REACH法规自2007年生效以来,要求所有在欧盟生产、进口或使用的化学品(年产量≥1吨)必须完成注册、评估和授权程序。其核心在于“无数据,无市场”,即未经安全评估的化学品不得上市。法规重点管控的高度关注物质(SVHC)和限制物质清单动态更新,截至2023年,SVHC清单已扩充至235项,涵盖致癌、致突变、生殖毒性等危险特性的物质。
检测范围
REACH检测适用于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具体包括以下类别:
- 化工原料及制品:如涂料、塑料、橡胶、胶黏剂等;
- 电子电气产品:电路板、电池、线缆等可能含有限制性重金属(如铅、镉);
- 纺织品与皮革:涉及偶氮染料、多环芳烃(PAHs)等有害物质;
- 玩具及儿童用品:需严格筛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 家居用品:家具、清洁剂等可能含有甲醛或有机锡化合物。
检测项目
根据REACH法规要求,检测项目主要分为两类:
- SVHC筛查:针对235项高度关注物质,需进行含量分析及供应链信息传递;
- 限制物质合规:依据附录XVII清单,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
- 多环芳烃(PAHs):浓度限值≤1 mg/kg;
- 短链氯化石蜡(SCCP):限值≤0.15%;
- 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25 ppb。
检测方法
REACH检测需遵循欧盟官方方法或ISO国际标准,常用技术包括: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如邻苯二甲酸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重金属元素(铅、镉、镍等)的含量,精度可达ppb级;
- 液相色谱(HPLC):检测染料中的偶氮化合物及其他极性物质;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快速筛查塑料中的短链氯化石蜡。
检测仪器与设备
为实现高灵敏度与准确度,实验室通常配备以下关键仪器:
- GC-MS系统:如Agilent 7890B/5977B,可同时检测数百种SVHC;
- ICP-MS仪:Thermo Fisher iCAP RQ系列,支持多元素同步分析;
- 微波消解仪:用于复杂基体样品的前处理,确保重金属释放完全;
- X射线荧光光谱(XRF):作为快速筛查工具,用于现场初筛重金属污染。
REACH检测流程
典型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 样品采集:按EN 71标准对材质均质部分进行取样;
- 前处理:根据物质特性选择溶剂萃取、酸消解或热裂解;
- 仪器分析:通过标准曲线法或内标法计算含量;
- 数据评估:对比法规限值,判定是否满足阈值要求(如单项SVHC含量≤0.1%)。
结论
REACH检测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对企业的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精准的检测技术、全面的物质筛查及供应链追溯,企业可有效规避贸易风险。未来,随着欧盟对循环经济和碳足迹的关注,REACH法规可能进一步整合环境持久性物质(PBT)和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管控。建议企业建立以下长效机制:定期更新SVHC清单、实施供应商准入审核、引入绿色化学替代方案,以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
了解中析
实验室仪器
合作客户
